孟買:美夢與惡夢交織的城市

       孟買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城市。她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,卻有印度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(Dharavi)。歷史上,孟買是由具有宗教寬容精神的人建立的,但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,這裡卻成為印度不同宗教間最血腥的戰場。孟買是印度一些最保守族群的故鄉,同時也是這個國家最西化的自由主義者之家園。 根據不同的人口統計資料,孟買有一千二百萬至一千七百萬人,在這裡,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可以發現。正如 「盲人摸象」 的故事那樣,在孟買,你可以從住在不同的地區,接觸不同的人群,而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。例如,訪問孟買不同的社區,你會以為孟買是一個印度教城市,或者穆斯林城市,甚至耆那教、拜火教、基督教城市。在某種程度上,這種看法是正確的。要想瞭解孟買為什麼會如此多樣化,我們必須首先瞭解它的歷史。 孟買簡史 ﹕主前三百年,孟買成為瑪加丹(Magadhan)帝國的一部分,該國統治者就是著名的阿肖克(Ashok)皇帝。瑪加丹帝國滅亡後,當地的佛教徒與漁民用他們的女神孟巴德維(Mumbadevi)的名字,將這個地方命名為孟拜(Mumbai)。主後1200年代,一個叫做瑪辛(Mahim)的島嶼迅速崛起,它與另外六個島嶼一起,組成了孟買今天的版圖。幾百年之後,古吉拉特(Gujarat)的穆斯林佔領並控制了孟買。

      1500年代,葡萄牙船隊進入孟買的港灣時,這裡的人們首次接觸到西方殖民者。葡萄牙人從古吉拉特統治者那裡獲得這片土地之後,將它命名為龐巴亞(Bom Bahia),意思是 「良好的港灣」。據報道,當時的葡萄牙宣教士,帶領一些科裡(Koli)漁民成為羅馬天主教徒。在葡萄牙統治期間,幾乎沒有宗教自由。葡萄牙人沒有興趣在印度建立殖民地,因此在1661年,葡萄牙的凱瑟琳公主(Catherine)將龐巴亞作為她的嫁妝送給了英國的查爾斯二世(Charles II)王子。



      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,凡事長進,連於元首基督。(弗4:15) 基督是教會的頭;教會是祂的身體;教會是由信徒群體組成的。信徒群體是需要時間去邁向成熟的,保羅就以小孩子至長大成人作為比喻。信徒群體如何得到建立而漸趨成熟呢﹖就是各人要 「用愛心說誠實話」;即是說我們必須出於愛心說出真相,而非為暴露別人的缺點,也不要因為怕事,怕得罪人而置身事外;以愛心為出發,就能勇於向人作出善意的提醒,叫聽見的人得益處,目的是幫助對方能 「凡事長進」,就是能做得更好,摒棄求求其其的態度;又以耶穌基督為榜樣,凡事倚靠主,在祂裡面支取能力,好像葉子連於枝子上,叫我們更深經歷主的建立和扶持。



「說話」能夠激發人上進,「說話」能夠激勵人回應,「說話」能夠激動人發怒;因此,我們要謹慎所講的說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