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綢路上的宗教 商人們頂著炎炎烈日,沿著崎嶇山間小路,穿過幾千英里的沙漠地帶,他們必須時刻提防殘暴的土匪,所有這一切,都是為了絲綢。中古時期,羅馬商人們將絲綢看作是黃金,認為絲綢具有極高的價值。羅馬人、埃及人、印度人、阿拉伯人紛紛用自己認為最好的商品,來換取中國的絲綢。1877年,一位德國地質學家兼地理學家發明了一個新詞 「絲綢之路」,用來表示從中國到講突厥語的中亞國家之間的廣大絲綢貿易區。 絲綢貿易帶來了兩個結果,一是導致了宗教擴張。阿拉伯的穆斯林商人與武士將伊斯蘭教向東擴展了幾千英里。佛教僧侶則把他們的信仰傳播給中亞地區的幾百萬人,基督教的涅斯多留教派(Nestorian)則從敘利亞派宣教士往中國,成立景教。涅斯多留教徒沿著絲綢之路建立了許多教堂。直到今天,涅斯多留教派仍然在敘利亞存在,只不過人數很少。最終的結果是:伊斯蘭教遜尼派戰勝了所有宗教派系,成為中亞地區的主流教派。 絲綢貿易帶來的第二個結果,是使講突厥語的族群進入中亞地區,甚至進入西伯利亞。突厥人源於橫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阿爾泰(Altai)山脈。從中國西北部新疆的烏魯木齊和噶什,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,這片廣闊的中亞地區上,分佈著無數的突厥人。絲綢之路上的巨大財富將突厥人從山上吸引下來,他們襲擊路過的商隊,並逐漸離開阿爾泰山脈。從山區遷移到平原之後,幾乎所有的突厥族群都接受了伊斯蘭教。
惟用愛心說誠實話,凡事長進,連於元首基督。(弗4:15) 基督是教會的頭;教會是祂的身體;教會是由信徒群體組成的。信徒群體是需要時間去邁向成熟的,保羅就以小孩子至長大成人作為比喻。信徒群體如何得到建立而漸趨成熟呢﹖就是各人要 「用愛心說誠實話」;即是說我們必須出於愛心說出真相,而非為暴露別人的缺點,也不要因為怕事,怕得罪人而置身事外;以愛心為出發,就能勇於向人作出善意的提醒,叫聽見的人得益處,目的是幫助對方能 「凡事長進」,就是能做得更好,摒棄求求其其的態度;又以耶穌基督為榜樣,凡事倚靠主,在祂裡面支取能力,好像葉子連於枝子上,叫我們更深經歷主的建立和扶持。
「說話」能夠激發人上進,「說話」能夠激勵人回應,「說話」能夠激動人發怒;因此,我們要謹慎所講的說話。